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真人视讯百家乐「集团」官方网站|孩子胆小又怕事,多半是你太作了

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10:15    次浏览

昨天,收到一位妈妈的留言,抱怨她6岁的女儿自卑又胆小,在学校被人欺负也不懂得反抗,完全不知道拿她怎么办才好。遇到这样的问题,我见过不少父母喜欢把原因归咎于孩子的性格内向,或是指责老师和同学。但是,真正能影响一个人的往往是他最亲密的人。试想一下,在童年时期,谁还能比父母更亲近孩子?所以,真正让孩子自卑的,是父母自以为是的“教育法则”。中国式“吓唬”,吓跑了孩子的安全感 前几天带孩子上幼儿园,不少宝宝哭哭啼啼。有个妈妈被孩子哭烦了,直接威胁“再哭就不要你了。”结果孩子哭得更厉害了,第二天听我家娃说,那小孩哭得比前一天还厉害,而且对幼儿园的老师也很抗拒。中国式“吓唬”,“你再调皮,我就不要你了”、“再哭就不许吃饭”、“不乖,老虎就会来吃你!”……有些父母虽然知道这样做不妥,但因为简单省事,所以还是会选择这么干。但和打骂一样,吓唬也是教育的无能,会给孩子造成精神压力,容易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,不利于成长。不允许孩子独立,是剥夺了他自信的机会 一位发小的妈妈是个什么都爱管的人,不止是文理分班、选专业这类事要管,连她上大学了,她妈还管着她交朋友。大学时每次去她家做客,她妈妈都会到点就出现在她房间,告诉她该喝水了。因此,这位发小大学毕业后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也不敢试着做什么,直接在家待业两年准备公务员考试。过于强势的妈妈,总是围绕着“我想让孩子成为什么”,而不是“孩子心里需要什么”,把自己的意志无形地强加给孩子,而孩子则在这种约束中失去自我。一个对人生没有掌控权的人,一旦失去父母的帮助,就会变得没有安全感,心理压力增大,面对外界容易产生恐慌。从不向孩子示爱,会让他变得很渺小 有位朋友,她跟我说她家大女儿这两年变得很内向,平时不喜欢说话,在班里也没什么存在感。仔细一问,发现她前两年生了二胎,是个男孩,爸爸和奶奶更喜欢男孩,总是围着弟弟转。而妈妈虽然也疼大女儿,却因为太忙,必须把精力集中在年幼的孩子身上,大女儿就成了家里被忽略的人。没有父母爱的支持,孩子的自我变得很渺小,内心的不安会导致他们对这个世界没有安全感,常常感到无助,即使是长大了也从未想过要去触碰一下那些曾经让他们恐惧的事。而且童年缺爱,成年后会自然而然地习惯和人保持距离,不会轻易开口索取,也不敢给予。父亲失责,让孩子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 最近,听到一位妈妈抱怨,她老公从小父母离异,结婚前没觉得怎样,结婚后觉得她老公就是一枚妈宝男。家里很多大小事情都要让婆婆做决定,而且她一和婆婆吵架,老公就会去朋友家,美名“需要冷静下”,逃避家里的矛盾。即使是今天,也有不少爸爸在当甩手掌柜。然而,孩子长期缺乏父爱,孩子可能会患上“缺乏父爱综合症”,从而造成认知、个性、情感、体格方面的障碍与缺陷,容易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、承担事情的责任感。文字来自太平洋亲子,图片来自网络,由时光妇儿医院编辑整理呈现 兰州市城关区白银路312号燃气大厦东侧0931-4666666时光妇儿,用爱温暖一个家